五代耀州窑白胎天青釉类执壶
□文/图 崔涛
陕西一家公司收藏有一把双龙双凤纹天青釉执壶,该执壶为五代耀州窑白胎天青釉类执壶,壶身为残器粘接而成,虽残尤珍。壶口和壶流缺失,缺失部分经修补用铜粉漆着色,此壶虽残但经修补后天青釉与金属色相互映衬仍显透出其清雅高贵的品质。
壶修成后高度为16.5厘米,最大腹围42.5厘米,最大腹径13.5厘米,足径9厘米,与五代耀州窑此类执壶的造型尺寸大致相同,平肩、圆腹、大圈足式执壶。釉色青淡微泛蓝,属五代耀州窑淡天青釉,釉光柔和恬静,釉面温润清雅,无开片,为五代天青釉类瓷质之上品。
五代耀州剔花壶常见剔刻牡丹纹或分组的二方连续式的图案纹样,此壶装饰极为独特稀有,壶腹为相向两条行龙做“二龙戏珠”状,壶肩部为两凤追逐的旋转连续式纹样。
龙纹在封建社会为至高皇权的象征,为皇家特权专门享用的装饰工艺纹样,此壶壶腹剔刻两行龙与一“火珠”,龙纹线条高度概括,简捷生动,刻工遒劲有力,看似简单的造型却充分表现出了龙张牙舞爪、立目雄视的王者气概。龙纹构图比同时期其他工艺的龙纹都要简捷,这充分表现了耀州窑古代窑工高超的制作技艺和艺术表现力。
壶肩部两凤前后同向做旋转式布局,似两凤于空中相逐而飞,凤纹线条构图仍简练,数刀即刻划出两只飞舞灵动的飞凤。龙纹剔刻线条极为简练,龙头为独角,大张龙嘴,獠牙与龙舌以细划花手法描绘,龙鼻角上翘,前爪高举伸向火珠,龙形象简捷夸张,龙的刚健有力的王者之霸气跃然壶上。
龙纹在封建社会为皇权的象征,装饰龙凤纹的器物只能是供宫廷御用的器物。此壶龙凤纹剔刻手法减地剔去了龙凤纹近边的地胎,而不是将除龙凤纹饰外的地胎全部剔平,使图案主体高出整个壶曲面,形成浮雕效果,此种减地的剔花手法应在五代剔花的后期。工艺出现的时间在五代后期,再有龙凤纹为贡器图案,这可以说明此龙凤纹执壶即可推断是中国古陶瓷历史上未解的“柴窑”之贡御器物,堪称“中华天青第一壶”。
来源:西安晚报